熱點新論 | 礦山智能化建設須地質先行
發表時間:2025/6/17 瀏覽次數:47
近年來,隨著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生技術力量的快速發展,我國礦山智能化建設取得了顯著進步,有力促進了本質安全型礦山建設。
然而,由于一些礦山企業對地質工作重視不夠,探采結合不緊密,地質數據系統收集及處理不全面、不準確,三維地質模型無法精準模擬礦山實際情況,透明地質沒有實現真正的“透明”,致使在智能化推進過程中出現了投資過度、建而不實、建而不用等現象,有的甚至造成了嚴重的“水土不服”,“大投入”變成了“大包袱”,非但沒有促進礦山的安全、高效、綠色發展,還對礦山的正常生產構成了阻礙。
一馬當先,萬馬才能奔騰。地質工作作為一項先行性、基礎性工作,不僅事關礦山行業增儲上產大局,也為礦山智能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和支撐,直接決定著礦山智能化建設的水平和質量。
眾所周知,礦山企業是一個動態變化的“生產車間”,礦山地質條件的復雜多變性、礦床的不穩定不確定性,以及礦山企業投資的巨額性和投資回報的長期性,決定了礦山企業在全生命周期都必須做到“心中有數”。特別是在智能化礦山建設中,更需要通過地質大數據持續保駕護航。
多年來,我國在礦山開采過程中一直提倡“探采結合、以采為主”的原則,有力支撐和服務了礦山開采和安全生產。近年來,隨著智能化礦山建設的全面推進,在“探采結合”基礎上構建三維地質模型、建立透明地質以更好地服務礦山高質量發展和智能化建設,已逐步鋪開并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。
多年的實踐表明,強化礦山地質工作并以此建立的三維地質模型和透明地質,對礦山意義重大。在礦產資源勘查方面,三維地質模型就像給找礦工作裝上了“透視鏡”,有利于發現深部潛在的成礦地質體。在采礦工程設計中,三維地質模型就像一個“導航儀”,讓設計工作變得更加直觀、高效。在資源智能開采方面,三維地質模型則為智能化開采提供了精準的地下空間信息,就像給采礦設備裝上了“智慧大腦”。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,三維地質模型如同給礦石安裝了分析儀,可實現智能化、高效化選礦,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。在礦山安全生產領域,三維地質模型就像一個“預警衛士”,可以對水害、火災、熱害和沖擊地壓等災害進行分級評價,提前采取措施防范災害。
當前,礦山三維地質建模技術和透明地質已成為礦山開發的關鍵技術,正不斷推動著礦山行業向智能化、高效化、安全化方向發展。據了解,目前煤礦地質保障系統作為煤礦安全高效開采的關鍵技術之一,已進入服務于煤炭智能開采的新階段。
固基方能強本,行穩才能致遠。相信,在未來的礦山智能化建設過程中,隨著對礦山地質工作的重視和加強,礦山三維地質建模技術和透明地質會像一把更加精準、智能的“數字鑰匙”,更好地賦能智能化礦山建設,開啟礦山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。(來源:中國礦業報)
|